當下,展覽已成為書法藝術最主要的展示、交流和傳播方式,近三十年也憑借這一傳播方式將書法這門傳統的藝術,迅速的在中國大地及國際舞臺普及開來。每次國展的影響力,借助現代傳媒,是古代任何傳播方式不能比擬的!它可以使人一夜成名,所以,其競爭性日益加劇,其殘酷性已可以與奧運冠軍的競爭相比美!因競爭的加劇,所以評審規則也在進一步細化,評委周俊杰說,從行草展和二屆蘭亭獎的一系列做法來看,評審細則在進一步完善,日臻成熟,十道評審程序中都有具體而嚴格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可能左右某件作品的落選、入圍、入展與獲獎,作品命運的唯一因素是藝術水平的高低!從這一點來看,新一屆中國書協評審群體還是比較公正的。
既然展覽的評審規則越來越細,這就要求參展者不能忽視這些規則,要認真研究,來適應這些規則。目前的國展,每次來稿幾萬件,這對評委來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初選,每件作品的過眼時間僅是幾秒鐘,所以作品第一視覺感官一定要好,這里面包括情趣、格調、章法、用紙、用墨。對于搞專業的來說,打開作品的第一眼,對上述幾個方面會有一個大致的判斷,而且這個判斷決定著對這件作品的評判,以至于對作者的評判。因此注重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大視角把握,是作品參展的一個前提。
這就必然要注意到作品的形式。作品的形式也是跟作者的情趣高低、審美眼光悉悉相關的。一個格調低俗的人,其做出的作品形式肯定不會高到哪兒去。因此注意形式的制作和排布,也須仔細來審視,不能隨意粘貼和搭配。
首先看用紙與選色?,F在市面上能見到的紙種類繁多,但真正高檔的紙不多。有的色宣火氣太大,色彩濃艷;有的灑金、燙金草率、粗糙,完全失去紙本身的典雅和舒適的美。白宣紙,有的用料粗疏,做工粗糙,提不起書寫興趣。紅星凈皮紙質量稍好一些,然品種單一,未作進一步加工。近幾年,泥金、泥銀類的將宣紙作進一步加工的紙出現,一時間各類展覽普遍使用,用量迅速擴大,造紙者應接不暇,而質量也在下降。剛開始時光亮、質厚;而現在粗澀、不勻、脆、干、易斷裂。宣紙是書法的載體,因此對紙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書法作品的視覺效果和水平的發揮。如王冬齡先生的草書只有寫在上好的紅星凈皮上其仙風道骨的氣質才顯現的淋漓盡致。而汪永江先生的草書寫在熟紙類的材料上則風神勃發,熠熠生輝。因此對材料的選擇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來合理選擇,如不假思索可能適得其反。觀近幾年獲獎的作品,無不是在書寫與用紙上達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如韋斯琴小楷,用淡冷色的紙,與其瘦勁俊俏的用筆風格相協調。吳行則用泥金紙,用錦綾裝裱,與其小楷凝重、利索、充滿陽剛之氣的書風相輝映。宇文家林用的是白宣紙,以偏淡的墨寫出,用筆精致、利索,顯得作品清潤可人,惹人喜愛。當然用紙有個人習慣,習慣了某類紙,創作時最好別換。揚長避短,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用墨。用墨和選紙是緊密相連的。如用泥金和泥銀紙、絹等材料,最好用漆煙研墨,這樣紙上才會掛墨,而且加水后的淡處也會十分妥帖,而不會顯得燥氣,飄浮和無力。如直接用墨汁則濃度不夠,會出現上述三弊。自去年開始,展覽趨向于用白紙宿墨,而且有蔓延的趨勢,需謹慎。明中期以前,一流的書法家是不用宿墨的,因為宿墨臟。水漬溢出有時看上去,令人很不舒服。因此,有人把新墨與宿墨調和使用,有時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比例。我認為宿墨要少,這樣會起到墨濃、沉著厚重而干凈的效果。如行草展中王義軍的一等獎作品所用材料為絹,用墨為新墨加宿墨再加墨膏,黑濃,用筆疊加清楚。但墨膏也易脫落,顯得臟,我們使用時要注意。今年暑假在敦煌文物陳列館里見魏唐寫經十幾卷,所用紙為不很吃墨的麻紙,用墨為松煙研墨,不很黑,略呈灰色,與紙的灰白色十分協調,讓人感到高古而不失生動,以前總看寫經印刷品,感覺沒什么大不了的,而真跡則絕不同,用筆用墨都極為生動,使轉合理??梢?,書寫者的心態既虔誠又十分放松,有的完全達到一種自由書寫的境界,水平是非常高的。
近幾年,日本墨汁和中日合資的墨汁開始在市場上出現,墨汁細潤,尚可用。當然,用墨個人有個人的習慣,不必強求,只要能有好的效果即可。
幅式與裝飾。幅式與字體及字的大小關系密切。如寫小字最好不要弄大幅,而應以小幅片斷連接,體現精致化。今年的展覽,組委會已明確表示,不歡迎小字寫長篇的作品,當然還包括冊頁。如果你的冊頁寫得十分精致,做的也非常好,讓人一看扔了可惜。還是應該投的。
大字,近幾年大斗方和長寬比例接近二比一的豎幅開始多起來,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視覺效果好,看起來實在,有視覺沖擊力。二、形式現代化。三、不落俗套,易引起評委興趣。四、展示效果好。因此,同樣水平容易入展。
對作品的裝飾,從四屆中青展以來,就沒有斷過,成為參展作品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近幾年同樣注重,有用不同顏色紙拼接的;有以不同字體,通過大小區別來起到裝飾效果的,三、通過加蓋印章的形式來裝飾已成為一種通常的裝飾手段,當然不宜過多過濫。還有通過制作染色,打蠟等方式起裝飾效果的,還有用現代裝潢材料來進行裝飾的。
以上所說的幾方面僅是書法的表象,是為應付展覽的方法,不是書法的本來目的。表象是可變的,如同人穿的衣服,不起決定作用,但如處理不好會起反作用,處理好了會收到綠葉襯紅花的效果。書法本身是比較樸素的,因此對形式的追求不宜太花,應以典雅、大方、高古為目標,使人一看,愛不釋手,則是做到最佳境地。
從近幾年展覽情況來看,各種風格和流派的作品都是在向精致化的方向發展,用筆、用墨、用紙、用色、用印都趨于精致、典雅,求精致的同時又非常注重性情的表達,與這個方向相反的則是匠氣、呆板、缺少性情無生氣。所以,投展的作品在書法的書寫水平,裝飾效果,幅式與用紙三方面,有一方面讓人感覺眼睛一亮,則入展有可能;如三方面做的都非常好,可能獲獎,如果三方面皆不能令人滿意,則最好不投稿,結果可想而知。
書法最講究的是個性,但這個性一定是在一般范圍內的個性,離開一般談個性,個性沒有意義;而只講一般失去個性的作品,人們會視而不見。因此,投稿時最忌趨同,跟風是要不得的。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做某事時的動機越強,其效果反而并不好,而當動機適中時,做事的效果最好。因此,保持一顆平常心驅除雜念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心平氣和,因情而發,順其自然的狀態下寫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